行情中心升级到1.1版! 官方博客

基金业绩

基金费率

投资组合

基金概况

财务数据

博时中证1000指数增强A(016936)

2024-11-22     1.0784-3.6885%
基金概况
法定名称 博时中证10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简称 博时中证1000指数增强A
投资类型 偏股型基金 成立日期 2023-04-13
募集起始日 2023-03-20 总募集规模(万份) 28,027.71
募集截止日 2023-04-11
实际募集规模(万份) 28,025.08
日常申购起始日 2023-05-12 管理人参与规模(万份) 0.00
日常赎回起始日 2023-05-12 参与资金利息(万份) 26,322.04
基金经理 桂征辉 最近总份额(万份) 8,413.87
基金管理人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风格 指数型 费率结构表 博时中证1000指数增强A
业绩比较基准 中证1000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投资目标 本基金通过数量化方法进行组合管理和风险控制,在力求对标的指数中证1000有效跟踪的基础上,力争实现超越基准的投资收益,谋求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力争控制本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日均跟踪偏离度小于0.50%,年跟踪误差不超过7.5%。
投资理念 该项目暂无资料
投资范围 本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含存托凭证),为更好地实现基金的投资目标,本基金可能会部分投资于依法发行上市的非成份股(包括创业板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或注册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港股通标的股票、债券(包括国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企业债、公司债、可转换债券(含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部分)、可交换债券、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资产支持证券、衍生工具(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股票期权)、债券回购、货币市场工具(包括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等)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但须符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本基金将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参与融资及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 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
投资策略 本基金在指数化投资的基础上通过数量化模型进行投资组合优化,在控制与业绩比较基准偏离风险的前提下,力争获得超越标的指数的投资收益。 (一)股票投资策略 1、指数化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运用指数化的投资方法,通过控制对各成份股在标的指数中权重的偏离,实现跟踪误差控制目标,达到对标的指数的跟踪目标。 2、投资组合构建和优化 本基金将以博时数量化模型对股票的回报预测为基础,综合考虑组合与业绩比较基准的跟踪误差、行业偏离、交易成本等,进行投资组合构建和优化。投资组合的股票选择将以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为主,并根据博时数量化模型对股票的回报预测,优先选择成份股和非成份股中综合评估较高的股票,对指数中的股票权重进行调整,以达到指数增强的目的。 3、指数增强策略 本基金主要通过博时数量化模型对股票进行综合评定,结合风险控制模型,在控制投资组合风险预算下,对股票组合进行优化,力争获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回报。 基金管理人借鉴国际定量分析的经验,以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研究为基础,综合来自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师预测和市场行情趋势等方面的信息,构建博时数量化模型。该模型从价值、成长、盈利、质量、行情趋势等方面,从长期和短期角度,对股票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股票未来回报能力的判断。投资经理以数量化模型为基础,根据自身经验对市场状况作出前瞻性判断,优化投资组合。 基金管理人将根据历史回测数据和市场状况,对博时数量化模型进行检验和改进,力争保持模型的有效和稳定,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4、股票组合调整 (1)定期调整 本基金股票组合根据标的指数对其成份股的调整而进行相应的定期跟踪调整。 (2)不定期调整 1)与指数相关的调整 根据指数编制规则,当标的指数成份股因增发、送配等股权变动而需进行成份股权重重新调整时,本基金将进行相应调整。 2)申购赎回调整 根据本基金的申购和赎回情况,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调整,从而有效跟踪标的指数。 3)其它调整 根据法律、法规和基金合同的规定,成份股在标的指数中的权重因其他特殊原因发生相应变化的,本基金可以对投资组合管理进行适当变通和调整,力求降低跟踪误差。 5、港股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充分挖掘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资金双向流动机制下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具体投资策略如下: 第一,通过自主开发的针对港股的以基本面因子为主导的多因子量化模型,以港股通标的股票为选股池,根据市场流动性和产品规模等实际需求选择因子打分高的标的构建港股通量化优选组合。 第二,对于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考察其折溢价水平,寻找相对于A股有异常折价或估值和波动性相对于A股更加稳定的H股标的。 第三,考察港股通标的股票的行业属性和商业模式,在A股暂时无相应标的的行业中寻找估值低且具有成长性的标的。 本基金将持续追踪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相对估值和市场情况,适时调整组合中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投资比例。 6、存托凭证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根据本基金的投资目标和股票投资策略,基于对基础证券投资价值的深入研究判断,进行存托凭证的投资。 (二)债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采用的债券投资策略包括:期限结构策略、信用策略、互换策略、息差策略、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投资策略等。 1、期限结构策略 通过预测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趋势,对各类型债券进行久期配置。具体策略又分为跟踪收益率曲线的骑乘策略和基于收益率曲线变化的子弹策略、杠铃策略及梯式策略。 2、信用策略 信用债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加信用利差,信用利差收益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该信用债对应信用水平的市场平均信用利差曲线走势;二是该信用债本身的信用变化。基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本基金管理人分别采用(1)基于信用利差曲线变化策略和(2)基于信用债信用变化策略。 3、互换策略 不同券种在利息、违约风险、久期、流动性、税收和衍生条款等方面存在差别,基金管理人可以同时买入和卖出具有相近特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券种,赚取收益级差。 4、息差策略 通过正回购,融资买入收益率高于回购成本的债券,从而获得杠杆放大收益。 5、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利用宏观经济变化和上市公司的盈利变化,判断市场的变化趋势,选择不同的行业,再根据可转换债券的特性选择各行业不同的转债券种。本基金利用可转换债券的债券底价和到期收益率来判断转债的债性,增强本金投资的相对安全性;利用可转换债券溢价率来判断转债的股性,在市场出现投资机会时,优先选择股性强的品种,获取超额收益。 可交换债券在换股期间用于交换的股票是发行人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目标公司”)的股票。可交换债券同样兼具股票和债券的特性。其中,债券特性与可转换债券相同,指持有至到期获取的票面利息和票面价值。股票特性则指目标公司的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及目标公司股票价格的成长性等。本基金将通过对可交换债券的纯债价值和目标公司的股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开展投资决策。 (三)衍生产品投资策略 1、股指期货投资策略 本基金可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但必须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套期保值为目的。本基金将根据对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分析,采取多头或空头套期保值等策略进行套期保值操作。股指期货的具体投资策略包括:(1)对冲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2)有效管理现金流量、降低建仓或调仓过程中的冲击成本等。 2、国债期货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本着谨慎原则,参与国债期货的投资,以管理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改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性。 3、股票期权投资策略 股票期权为本基金辅助性投资工具。股票期权的投资原则为有利于基金资产增值、控制下跌风险、实现保值和锁定收益。 (四)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通过对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及结构设计的研究,结合多种定价模型,根据基金资产组合情况适度进行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 (五)融资及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在充分考虑风险和收益特征的基础上,审慎参与融资及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本基金将基于对市场行情和组合风险收益的分析,确定投资时机、标的证券以及投资比例。本基金将根据市场情况、投资者类型和结构、本基金的历史申赎情况、出借证券流动性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出借证券的范围和品类。若相关融资及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本基金将从其最新规定,以符合上述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变化。 未来随着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发展和丰富,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本基金可相应调整和更新相关投资策略,并在招募说明书更新中公告。
投资标准 基金的投资组合比例为: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其中投资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占股票资产的0%-50%;每个交易日日终在扣除股指期货、股票期权和国债期货合约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后,保持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5%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其中现金不包括结算备付金、存出保证金和应收申购款等;股指期货、股票期权、国债期货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投资比例依照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的规定执行。 若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发生变更或监管机构允许,本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对上述资产配置比例进行调整。
风险收益特征 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 本基金为股票型指数增强基金,跟踪中证1000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本基金如果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汇率风险以及境外市场的风险。
风险管理工具及主要指标 该项目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