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名称 |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基金简称 |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 |
投资类型 |
偏股型基金 |
成立日期 |
2021-03-30 |
募集起始日 |
2021-02-09 |
总募集规模(万份) |
25,704.38 |
募集截止日 |
2021-03-26 |
其
中 |
实际募集规模(万份) |
25,691.12 |
日常申购起始日 |
2021-04-30 |
管理人参与规模(万份) |
0.00 |
日常赎回起始日 |
2021-04-30 |
参与资金利息(万份) |
132,604.64 |
基金经理 |
杨建楠 |
最近总份额(万份) |
9,903.05 |
基金管理人 |
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基金托管人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投资风格 |
稳健成长型 |
费率结构表 |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 |
业绩比较基准 |
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65%+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人民币)收益率×1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25% |
投资目标 |
本基金主要投资于医疗健康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股票,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
投资理念 |
该项目暂无资料 |
投资范围 |
本基金主要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含创业板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或注册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下允许买卖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以下简称“港股通标的股票”)、国债、央行票据、地方政府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公开发行的次级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资产支持证券、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股票期权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但须符合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 |
投资策略 |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财富水平得到快速的积累及提升,消费结构得以升级。同时,伴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居民对于医疗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需求的重视和需求逐步提高,医疗健康主题相关的产业和公司具备未来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本基金将重点投资于医疗健康主题相关的上市公司,医疗健康主题的具体界定如下:本基金所指的医疗健康主题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制药装备、医药销售流通、健康食品、健康保险、健康咨询、休闲健身、健康家居、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环保防疫以及养老服务等领域。落实到行业分类层面,主要包括申万一级行业中的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计算机、传媒、机械设备等。未来随着政策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本基金对医疗健康产业的界定范围发生变动,本基金将适时对主题涵盖范围进行动态调整将相关行业及上市公司纳入本基金主题的界定范围内。
1、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将通过“自上而下”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宏观面、政策面、基本面和资金面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基金资产在股票、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等各类别资产间的分配比例,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变化,在本基金的投资范围内进行适度动态配置。
2、股票投资策略
(1)个股投资策略
本基金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及筛选股票样本,同时基于基本面分析研究,对上市公司的医疗健康属性进行定义,重点关注自身景气度较好,具有内生或者外部因素驱动(如产业技术突破创新,契合政府政策导向等),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具有持续成长潜力的行业或公司。本基金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发,精选出竞争格局良好,基本面优异的公司。同时,本基金还将会考虑企业综合估值等因素,并根据市场状况及变化,不定期对选股策略进行调整改进,以求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获取超额收益。本基金的投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1)定量分析:本基金重点量化筛选指标主要包括公司的市盈率、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水平、净利润增长等,筛选出估值较为合理,基本面良好的上市公司。(2)定性分析:本基金将根据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产品研发技术、管理层治理结构及能力等定性指标分析,筛选出优质的上市公司。
(2)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策略
在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方面,本基金可根据投资需要或市场环境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或选择不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本基金将遵循上述股票投资策略,并结合香港市场特点,选择符合本基金投资目标的优质港股公司。
3、债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在控制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债券类金融工具的到期收益率、流动性和市场规模等情况,并结合各债券品种之间的信用利差水平变化特征、宏观经济变化以及税收因素等的预测分析,综合运用久期策略、期限结构策略、类属资产配置策略、回购套利策略等,对各类债券金融工具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基金资产的投资收益。
(1)平均久期配置本基金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利率趋势,并据此积极调整债券组合的平均久期,在控制债券组合风险的基础上提高组合收益。当预期市场利率上升时,本基金将缩短债券投资组合久期,以规避债券价格下跌的风险。当预期市场利率下降时,本基金将拉长债券投资组合久期,以更大程度的获取债券价格上涨带来的价差收益。
(2)期限结构配置结合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判断,运用统计和数量分析技术,本基金对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的期限结构进行分析,预测收益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制定组合的期限结构配置策略。在预期收益率曲线趋向平坦化时,本基金将采取哑铃型策略,重点配置收益率曲线的两端。当预期收益率曲线趋向陡峭化时,采取子弹型策略,重点配置收益率曲线的中部。当预期收益率曲线不变或平行移动时,则采取梯形策略,债券投资资产在各期限间平均配置。
(3)类属配置本基金对不同类型债券的信用风险、流动性、税赋水平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同期限的国债、金融债、央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之间的利差和变化趋势,制定债券类属配置策略,确定组合在不同类型债券品种上的配置比例。根据中国债券市场存在市场分割的特点,本基金将考察相同债券在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利差情况,结合流动性等因素的分析,选择具有更高投资价值的市场进行配置。
(4)回购套利本基金将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基金合同限定的比例内,适时适度运用回购交易套利策略以增强组合的收益率,比如运用回购与现券之间的套利、不同回购期限之间的套利进行低风险的套利操作。
4、可转换债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对可转债发行公司的基本面进行分析,包括所处行业的景气度、公司成长性、市场竞争力等,并参考同类公司的估值水平,判断可转换债券的股权投资价值;基于对利率水平、票息率、派息频率及信用风险等因素的分析,判断其债券投资价值。同时,本基金将结合发行人的经营状况以及市场变化趋势,深入分析各项条款挖掘可转换债券的投资机会。
5、可交换债券投资策略
可交换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的区别在于换股期间用于交换的股票并非自身新发的股票,而是发行人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交换债券同样具有股性和债性,其中债性与可转换债券相同,即选择持有可交换债券至到期以获取票面价值和票面利息;而对于股性的分析则需关注目标公司的股票价值。本基金将通过对目标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分析和可交换债券的纯债部分价值分析综合开展投资决策。
6、存托凭证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根据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要求,制定存托凭证投资策略,关注发行人有关信息披露情况,关注发行人基本面情况、市场估值等因素,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参与存托凭证的投资,谨慎决定存托凭证的权重配置和标的选择。
7、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策略
对于资产支持证券,本基金将深入研究市场利率、发行条款、标的资产的构成及质量、提前偿还率等多种基本面因素,评估资产违约风险和提前偿付风险。在基本面分析和债券市场宏观分析的基础上,以数量化模型确定其内在价值。
8、股指期货投资策略
本基金投资股指期货将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套期保值为目的,主要选择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股指期货合约。本基金力争利用股指期货的杠杆作用,降低股票仓位频繁调整的交易成本。
9、国债期货投资策略
本基金可基于谨慎原则以套期保值为目的,运用国债期货对基本投资组合进行管理,提高投资效率。本基金主要采用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国债期货合约,通过多头或空头套期保值等策略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10、股票期权投资策略
本基金投资股票期权,将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充分考虑股票期权的流动性和风险收益特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参与股票期权投资。 |
投资标准 |
基金的投资组合比例为:股票(含存托凭证)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超过50%,投资于本基金界定的医疗健康主题相关证券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每个交易日日终在扣除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和股票期权合约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后,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其中现金不包括结算备付金、存出保证金、应收申购款等。 |
风险收益特征 |
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
本基金可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
风险管理工具及主要指标 |
该项目暂无资料 |